進入8月以來,我省持續出現高溫少雨,特別是豫西南、豫南等部分地區,已出現了明顯的旱情。據氣象部門預測,8月中旬我省將繼續以高溫悶熱天氣為主,無大范圍降水,其中豫西南部分縣(市)39-41℃、局部可達42-43℃,局地旱情有發展蔓延趨勢。
2022年8月10日至8月17日,黃淮海地區平均氣溫預報分布圖
目前我省春播花生正處于成熟期,夏播花生正處于結莢期,高溫加之土壤水分不足,給花生的正常生長和莢果充實帶來了不利影響。為了減輕災害對花生生產的影響,針對現階段花生生產情況,提出以下建議:
1.加強引導,強化指導。各級單位應盡快組織專家團隊,赴災情發生地區進行實地調查研判和技術指導,結合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門,因地制宜,合理調配水源、機井及抗旱物資。通過微信群、專家講堂、田間指導、發放技術資料等形式,將抗旱保秋技術方案盡快傳達到種植戶。
2.千方百計尋找水源,科學灌溉,應澆盡澆。已出現旱情且有灌溉條件的要及時灌水補墑;已出現旱情但無灌溉條件的,要充分利用河道、水渠等,廣泛開辟水源,合理調水,科學用水;旱情尚未形成的地塊,應及時關注天氣情況、植株長勢和土壤墑情,及早做好抗旱準備。旱情發生后宜在早晚時段采用小水潤澆,避免大水漫灌,以免對根系和幼果造成傷害。
3.協調物質轉運,促進莢果成熟。干旱影響了物質轉運,造成花生莢果發育遲緩,甚至停止發育。為保證莢果正常成熟,可葉面噴施抗旱劑、奈乙酸、蕓苔素等植物生長調節劑,提高其抗旱能力,協調地上地下部營養分配,促進莖葉營養向莢果轉運,盡量減少干旱對產量的影響。
4.及時收獲,降低損失。對于春播花生,可視長勢及莢果飽滿情況及時收獲。長期高溫干旱,花生葉片萎蔫,果針、果柄強度降低,如不及時收獲,易造成落果,增加損失。
5.協調氣象部門,適時抓住機會開展人工增雨作業。8月下旬部分地區會有不同程度降雨,各縣市有關單位可協調當地氣象部門,抓住機會,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,緩解旱情。
河南省“四優四化”科技支撐行動計劃
油料產業擴面延鏈專項 供稿
2022年8月13日